銅鑼灣是港島的核心商業區,也是商店林立的購物集中地。然而,這區同時保留了具有歷史價值的歷史建築與文化地標。計劃的年青學員設計不同導賞路線,不日結集成銅鑼灣文化地圖。你亦可於此頁欣賞年青學員拍攝的短片,從他們的眼中認識銅鑼灣。
學員 作品集
影片名稱: 灣影銅聲
組別: 史徒行者
一百多年前,銅鑼灣只是一個小小的海灣,當時更因地形與燈籠相似而被稱為「燈籠洲」。經過多年的填海工程後,今天的銅鑼灣已變成一個繁華商業區,地形亦不復以往。影片將探索銅鑼灣海灣在地區發展歷程中的變化,以及銅鑼灣名字的由來,藉此深入了解填海對銅鑼灣地形和建築的影響。
影片名稱: 銅鑼聲
組別: Firm
影片利用各種會在銅鑼灣出現的聲音,從早到晚帶出我們的導賞路線。路線以旅客角度出發,涵蓋歷史、宗教、休憩、飲食等地點。主角會穿梭銅鑼灣不同地方,拿着一個有線耳機,細心聆聽各種銅鑼灣的聲音,讓觀眾用視覺之餘,也用聽覺和感受銅鑼灣。
影片名稱: 浮光掠影 ‧ 銅鑼灣記憶之詩
組別: 旖旎銅遊
影片以銅鑼灣獨特的生活文化為主軸,帶觀眾走訪多個地標與傳統小店。從歷史悠久的太平館餐廳,品味道地港式西餐的懷舊滋味;再到過去粵劇盛事雲集的利舞臺,感受銅鑼灣娛樂變遷。沿著白沙道,老字號巴黎毛冷延續手作溫度,串連起社區溫情與編織工藝。虎豹別墅則以中西合璧的建築展現本土歷史的凝聚,而上海國賓理髮公司則見證幾代人的匠心傳承。透過這些故事,展現出銅鑼灣豐富多元的生活面貌和歷史紋理。
影片名稱: 銅遊異步
組別: 機關槍
故事圍繞著一對男女的邂逅,他們都是一個喜愛閒逛踱步的人。故事一開始,男女主角在銅鑼灣遊覽,然而大家都沒有留意到彼此,只在不同景點擦身而過。他們逛過不同歷史地方,直至不謀而合到了一個景點終於相遇,發現大家有共同興趣,因此在餘下的旅程一起遊歷,相談甚歡,像找到知己般。然而這個邂逅只持續到遊覽結束,無奈地無疾而終,連這段回憶都成為了歷史遺跡。
影片名稱: 銅鑼灣之約
組別: 銅你講古
影片以電車軌跡作為情感的連接線,帶大家一探銅鑼灣具特色的地點。透過旁白,隱晦地帶出銅鑼灣背後的歷史,以仿七八十年代的畫面配上詩意的對白,勾起觀看者懷舊的情緒。最後,穿插銅鑼灣的照片,約定觀眾一起遊覽銅鑼灣。
影片名稱: 「銅」古至今: 尋找銅鑼灣「築」跡
組別: Momentum Makers
影片將帶大家快閃遊走銅鑼灣及大坑,深入體驗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文化之間的各種特色!從虎豹別墅了解其獨特的建築風格與承載的集體回憶,到舞火龍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,體驗其在社區中的重要意義。走訪天后廟,探索信仰與生活的交融;再到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保良局,了解這間慈善機構如何與銅鑼灣緊扣,一同成長。透過這段旅程,讓觀眾深刻感受銅鑼灣及大坑深厚
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傳承。
影片名稱: 「銅」你漫遊・ 「保」你知多啲
組別: 保良局胡忠中學
你知道高士威道左右兩側曾是大海嗎?銅鑼灣於19世紀中後期開始填海,逐漸成為香港商業中心,亦成功保留文化元素。
導賞路線由保良局歷史博物館出發,探索渣甸坊、香港中央圖書館、維多利亞公園、銅鑼灣天后廟,從百年古廟的傳統祭祀到利園商場的都市節奏,體現銅鑼灣中西文化及經濟交匯的特殊性。跟着路線,感受銅鑼灣的地區精神吧!
影片名稱: 消逝的銅鑼灣
組別: 漢菁國粹隊
影片講述銅鑼灣的古今變化,例如在以前曾經出現過,甚至紅極一時的建築到如今改建成了什麼?通過介紹這種轉變,向觀眾傳達時過境遷,物是人非的感慨,帶出珍惜當下的展望。
影片名稱: 古今銅遊
組別: 銅舟共濟
影片以科幻角度呈現銅鑼灣的歷史,用有趣新奇的視角展示銅鑼灣的今昔對比。影片構思以時空穿越為主題,貼近當代年輕人的喜好,我們相信能令影片更吸引年輕一代,加深大家對銅鑼灣深遠歷史的認識。
影片名稱: 銅鑼灣迴圈之旅
組別: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
影片介紹銅鑼灣一帶的歷史建築和景點,包括保良局中座大樓等,把建築的歷史和意義重新呈現於公眾眼前,亦會介紹宗教相關建築物,探討其建築風格及特色。影片旨在讓有趣的歷史重現,加深觀眾對香港歷史的認識。影片亦融入會傳統中國元素,以圓形的意義貫穿整條路線。